首頁 媒体报导 【今周刊】太空验证、飞行履历拿了吗?业者看过来,这才是上太空前必做步骤

【今周刊】太空验证、飞行履历拿了吗?业者看过来,这才是上太空前必做步骤

首頁 媒体报导 【今周刊】太空验证、飞行履历拿了吗?业者看过来,这才是上太空前必做步骤

【今周刊】太空验证、飞行履历拿了吗?业者看过来,这才是上太空前必做步骤

by Joan

发布日期:2022/8/30
发布单位:今周刊 / 记者 李逸涵

宜特太空电子验证

半导体、电子业都在抢太空商机,但是在上太空之前,必须先向客户证明产品足以通过太空环境的考验。相应的检测流程与服务也逐渐成形,大致包含两者:通过地面端的「太空验证」、取得太空中的「飞行履历」。

以飞行员来做比喻,半导体分析检测业者、宜特总经理室新商机开发协理曾达麟解释,太空验证就像是对飞行员做身体机能检查,即便通过了体检,还是必须坐上飞机,实际到空中累积飞行时数、证明实力。

中央大学太空科学与工程学系教授赵吉光则说,这些测试是要证明其零组件、系统、产品在太空环境中一段时间后,仍能正确运作。因为在上太空过程中,这些产品首先会面临火箭发射、离开地球表面的剧烈震动,接着还必须适应太空环境的剧烈温差、辐射,且在真空环境下维持产品样貌。

 

宜特提供太空验证,成太空与电子产业的桥梁

国内业者宜特跨入太空领域的契机点,是3年前董事长余维斌透过清大加速器实验室博士牛寰介绍,结识了时任太空中心主任林俊良,因而进一步了解在卫星产业发展下,半导体、电子产业的可能机会。

当时官学研界积极投入太空产业,2020年成立的太空辐射环境验测联盟,成员就包括太空中心、中研院物理研究所、核能研究所,与清大原科中心、林口长庚医院、长庚大学,以半导体验证分析见长的宜特也加入此联盟,正式开始太空事业的布局。

曾达麟形容,太空环境验证测试项目,包含辐射、温度、震动、冲击、热真空、气体挥发以及其他各种测试。举例来说,太空环境有许多高能量的带电粒子,不仅会伤害人体,也会导致电子零件故障。

其中,得进行「热真空测试」,是因为太空环境的空气粒子很少,电子零件无法透过对流散热,导致零件过热时会故障,因此,电子零件必须经过热真空测试,找出适当的散热方式。

而「气体挥发性测试」则是为了验证电子装置在真空环境,也就是没有大气压力时,零件是否会挥发出物质,因为这时挥发出的物质可能会沾黏或污染零件,举例而言,若污染到镜头,可能就会影响到拍摄到的影像质量。

经过3年观察,曾达麟发现,台湾业者对太空环境仍相当陌生,对于在辐射及真空环境下,应该如何设计电子产品比较缺乏经验。他形容,就像是学生考试一样,如果连考试范围都不清楚,更不用说通过考试。

但近年来上门询问、实际合作的客户数量,其实已在逐年增加,今年,上门询问的业者今年约有30-40家,实际合作的业者已达到10家。曾达麟观察,由于卫星一上天空就是要「通讯」,所以,目前合作的客户约有一半是IC设计公司,一半是做通讯模块的网通厂。

 

太空产业的货运承揽业:卫星发射服务商

在地面端完成太空验证之后,下一步就是要实际搭上火箭,到太空中验证实力。曾达麟分析,一个电子产品完成地面端的太空验证,只算是通过了约三、四成的挑战,剩下的六、七成,必须透过取得「飞行履历」证明。

电子产品一但取得飞行履历,就属于「太空组件」了,曾达麟解释,太空组件的身价,是一般电子零件的几十倍到数百倍不等。

目前国内分别有广硕、阳翼、奥德修斯等3间卫星发射服务商,为企业、学研单位提供了不同的发射服务。

国内的立方卫星发射服务商广硕创办人葛广汉说,通常一趟火箭发射,约会带50到200颗立方卫星入轨,发射服务商是担任「聚合」的角色,可以理解为太空卫星产业、火箭产业的「货运承揽业」,主要的服务项目是协助业者解决火箭与轨道的选择、期程安排、测试问题与排除其他太空任务干扰等工作。

曾多次带领学生参与太空发射计划的成大电机系庄智清教授说,立方卫星被运到太空中、进入轨道之后可以被地端追踪,若能如预期般进行通讯、运作、回传数据等作业,并成功完成任务或退役,才能称之为成功的发射计划。

曾达麟分析,太空通讯除了能覆盖既有的网络死角之外,已经有更多的「军事考虑」,太空产业的买主其实不多,以拥有自己的卫星、打造通讯自主率为目标,国家、国防单位正在成为新的「潜力买家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