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4/1/16 C-AFM 异常
发布单位:iST宜特
从电性量测中发现芯片失效亮点,逐层观察到底层仍抓不到异常?碍于SEM没有定量电性量测电流的功能,即使在SEM影像中侦测到异常电压对比(VC)时,也无法得知异常点是发生在P接面还是N接面?电性异常四大模式(开路、短路、漏电和高阻值)快速判读大解析
C-AFM 异常
在AI(人工智能)、HPC(高效能运算)和行动通讯的快速发展下,为了满足对芯片高效能、低功耗和更小尺寸的需求,制程技术正飞速演进,并逼近物理极限。随着芯片以3D封装技术不断堆栈层数,失效分析的复杂度也与日俱增。
面对高度微缩的芯片,有时必须灵活运用多种失效分析机台,方能找出失效点。
举例而言,当芯片出现失效,以电性失效分析(Electrical Failure Analysis, 简称EFA)现明显的亮点,但后续利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 (SEM)一路观察到底层,却仍看不到异常,这种情况常让研发工程师们陷入窘境。
这正是导电式原子力显微镜(Conductive Atomic Force Microscopy, 简称C-AFM)挥作用的时候。拥有20年历史的C-AFM量测技术,因为它有描绘出样品表面形貌(Topography)及量测电流的特性,所以不论是在后段金属绕线端制程(Back-end)的通孔(via)层次,或是前段晶体管端制程(Front-end)的接触点(Contact)层次,都可透过C-AFM于一支导电探针撷取电流,大范围的扫描搜索区域快速找到异常点。本期宜特小学堂将带您一同深入了解C-AFM的机台操作原理和数据判读方式,探究其强大而厉害的功能。
C-AFM 异常
C-AFM 异常
一、 速读C-AFM的原理与应用
说到C-AFM就必须先提起它的前身-扫描穿隧显微镜(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, 简称STM),STM是由两位瑞士苏黎世IBM实验室的科学家Gerd Binnig 和 Heinrich Rohrer所发明,他们在探针与样品间的微小空隙,利用量子穿隧效应产生的微小电流去探测物质表面的形貌,此项重大发明也因此荣获198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。同年Gerd Binning、Calvin Quate和Christoph Gerber改用探针的原子与样品表面原子之间的凡得瓦力(Van der Waals' force),使悬臂梁产生微细位移,来描绘出样品的表面样貌,为原子力显微镜 (AFM)。而C-AFM即为其中的一项应用延伸。
二、C-AFM的妙用和应用时机
大部分的情形下,SEM是找寻亮点位置首要的绝佳利器。我们可利用SEM层层观察试片的金属线(Metal Line)和闸极(Gate)架构是否异常,也可以在通孔/接触点(Via/Contact)层次搭配SEM内建的VC (Voltage Contrast,即电压对比)效果来判断芯片是否开路(Open)或漏电(Leakage)。但SEM缺乏定量的电性量测电流功能,所以即使侦测到异常VC亮起时,也无法精确得知异常点是往P接面 (P-junction)还是N接面(N-junction)失效。
从宜特电性失效分析实验室的经验发现,因为NMOS本身架构的关系,闸极(gate)对N接面的漏电往往更难从SEM的VC中发现到异常,如图一(a)SEM图。然而C-AFM利用样品载台从试片晶背施加偏压,由导电探针接收电流,并大范围扫描,即可检测此范围有无异常,并可快速得知异常位置的电性是往P接面、N接面,还是从Bulk(基极)漏电或开路失效,犹如检测新冠病毒的快筛试剂。若要更精准的PCR核酸检验,则可进一步使用奈米探针电性量测(Nano prober) (延伸阅读: 名针探精准定位 让纳米电性量测找出缺陷),对失效点精确定位后再进行材料分析,如双束聚焦离子束(Dual Beam FIB)或是穿透式电子显微镜(TEM)切片分析。这些电性的数据亦可帮助后续材料分析时进行比对和判读,找出异常点的真因。
图一:最左边的黑白图为(a)SEM显示图;右边两张图为(b)C-AFM电流图,可从亮黑或亮白点中,判读出样品电性状态。
(图片来源:宜特科技)图二:C-AFM在失效分析流程中的最佳量测时机。
(图片来源:宜特科技)三、带你快速解读C-AFM的数据
解读C-AFM的数据并不难,只要了解PN二极管(PN Diode)的偏压特性就可以了。当施加正电压在P区,施加负电压于N区时,电流可以由P区流到N区,此电压状态定义为顺向偏压(Forward Bias),如图三(a);反之,当施加负电压于P区,施加正电压在N区,则为逆向偏压(Reverse Bias),此情况下并无电流通过此PN接面,如图三(b)。
图三:(a)顺向偏压示意图;(b) 逆向偏压示意图。
(图片来源:宜特科技)根据机台操作定义,从试片晶背施加负偏压,探针在扫描中能撷取到电流的位置,在电流图呈现黑色讯号,反之从试片晶背施加正偏压,则在电流图呈现白色讯号。从电流范例图(图四)看出,当给试片负偏压时,P接面的接触点(Contact)亮起黑色(图四(a));而当给试片正偏压时,N接面的接触点(Contact)则亮起白色(图四(b))。宜特电性分析实验室亦从丰富C-AFM实际判读经验中,为您整理出C-AFM数据判读表(表一)。
图四: (a) 从试片晶背施加负偏压,P接面Contact亮起(黑色);
(b) 从试片晶背施加正偏压,N接面Contact亮起(白色)。
(图片来源:宜特科技)表一:藉由此表可快速解读C-AFM数据代表的意义。
(图片来源:宜特科技)四、C-AFM的四大案例分享
从C-AFM异常的电流图搭配IV曲线(电流对电压之曲线)量测,可以找出开路(Open)、短路(Short)、漏电(Leakage) 甚至是高阻值(High Resistance)的失效模式,四种模式说明如下:
(一) 开路(Open)模式:
正常PMOS的P接面是负偏压导通,电流图会亮黑色,IV曲线如图五(b)的绿线参考位置(Ref)所示;因为目标位置(Target)的Via 2有开路失效(Open Fail)的情形,导致电流无法流经PN接面;C-AFM在Via 3的电流图则无讯号,而IV曲线如图五(b)的橘线Target所示。
图五: (a)制程开路失效示意图;(b) C-AFM的I-V曲线结果。
(图片来源:宜特科技)(二) 短路(Short)模式:
正常PMOS的P接面是负偏压导通,电流图会亮黑色,IV曲线如图六(b)的Ref 2 (深绿色虚线)所示;正常NMOS的N接面是正偏压导通,电流图会亮白色,IV曲线如图六(b)的Ref 1(浅绿色虚线)所示。图六(a)的Target 1和Target 2在Metal 2之间有短路失效(Short Fail)情形,导致在Via 2的IV量测皆收到P接面和N接面的讯号,IV曲线如图六(b)的橘色和黄色线,并重迭在一起,且Via 2的电流图同时收到亮黑和亮白的讯号。
图六: (a) 制程短路失效示意图;(b) C-AFM的I-V曲线结果。
(图片来源:宜特科技)(三) 漏电(Leakage)模式:
正常的闸极(Gate)在C-AFM下是不会侦测到讯号的,如图七(b)的Ref(绿线) 所示。图七(a)中异常亮点所在的闸极(Target Gate)因对P接面漏电,导致闸极上方的Via 1在C-AFM的电流图可以看到亮黑色,而IV曲线则明显量测到有闸极漏电(Gate Leakage)的状况,如图七(b)橘线Target(目标位置)所示。
图七: (a) 制程闸极漏电故障示意图;(b) C-AFM的I-V曲线结果。
(图片来源:宜特科技)(四) 高阻抗(High Resistance)模式:
正常NMOS的N接面是正偏压导通,电流图会亮白色,IV曲线如图八(b)的Ref(绿线)所示。图八(a)中异常点所在区(Target)的Via 2不完全连接到Metal 2,在Via 3的C-AFM电流图会看到比Ref还要淡的白色,且其IV曲线(见橘线)呈现高阻值特性(图八(b))。若失效点的阻抗值相较于参考点的阻抗值,两者若差异不大,在current map上的颜色对比会比较不明显,除了使用C-AFM的IV曲线量测验证,也可以使用Nano Prober做更精准的电性量测。
图八: (a)制程高阻抗失效示意图;(b) C-AFM的I-V曲线结果。
(图片来源:宜特科技)
希望透过今天小学堂的介绍,可以让各位更了解C-AFM的强大功能,C-AFM 可以解决SEM 在VC观测下的盲点(图一),也可以做大范围定量的电性鉴定,快速地找到失效位置,加快后续Nano Prober的量测速度,这一强大利器可提供各位在失效分析中无往不利,屡战屡胜。
如果您对C-AFM其他应用领域感兴趣,也欢迎参考之前的小学堂文章(延伸阅读:CIS芯片遇到异常 求助无门 怎么办?)。了解C-AFM如何应用在结构较薄、3D堆栈特殊的CMOS影像传感器(CMOS Image Sensor,简称CIS)芯片的失效分析中。
联络窗口 | email:marketing_chn@istgroup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