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技术文库 设计不再靠经验 为什么你的高速产品需要导入SIPI仿真?

设计不再靠经验 为什么你的高速产品需要导入SIPI仿真?

首頁 技术文库 设计不再靠经验 为什么你的高速产品需要导入SIPI仿真?

设计不再靠经验 为什么你的高速产品需要导入SIPI仿真?

by Hsinyi

发布日期:2025/11/27 SIPI信号仿真
发布单位:iST宜特

你的高速产品跑得快,但跑得稳吗?在 GHz 时代,每一条线都是潜在风险点。信号延时 10ps、阻抗偏差 1Ω,都会让产品在量产前突然失效。唯有依靠 SIPI 仿真,才能在设计阶段提前识别风险,确保产品顺利量产。

SIPI信号仿真

SIPI信号仿真

你的高速产品做过 SIPI 仿真吗?在低速系统中,仿真或许只是锦上添花的工具;但跨入高速传输时代,任何细微的信号失真或噪声,都可能是产品上市的隐形阻力。SIPI 仿真能在设计阶段预测并修正问题,从眼图、抖动到 PDN 阻抗一次掌握,让你不再后知后觉。

在现今数字高速设计的时代,「功能正常」早已不是设计成功的唯一标准。随着信号速率全面迈入 GHz 等级(如 PCIe Gen5/6、DDR5、USB4 等),任何微小的电气问题都可能成为潜藏风险,导致数据错误、系统不稳,甚至使产品无法顺利上市。

而最有效的预防方式,就是在设计流程中导入信号完整性(Signal Integrity Simulation,简称SI)和电源完整性(Power Integrity,简称PI)仿真测试,预先找出潜在问题,从根本提升设计的成功率与可靠性。

本篇宜特小学堂将带你了解为什么高速设计必须导入SIPI 仿真的十大关键,并分享具体的导入流程,让你的设计更稳定、更高效、更具竞争力,在问题发生前提早避开错误。(阅读更多:AI高速信号传输时代来临!宜特最新解决方案助您抢占市场先机

  • 一、SIPI 原理简介

    SI信号完整性仿真(Signal Integrity Simulation,简称SI),是一项针对高速电路设计的预测性分析技术。透过准确建模与仿真工具,让我们在 PCB 尚未制作前,就能预测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可能异常,并提早排除电气风险。它可预测并消除信号失真、干扰与反射;评估 jitter(抖动)、损耗、串音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;确保信号在高速环境下具可解碼性与一致性。

    而PI电源完整性仿真(Power Integrity,简称PI),则着重于电源分配网络(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,简称PDN)的稳定性分析,确保电压供应平稳、噪声最小化。它能预测电源平面噪声、IR drop 与去耦电容配置效能,避免瞬态电压波动影响系统运作。

    因此,在高速设计中,唯有同时掌握 SI 与 PI 两大面向,才能确保整体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。

  • 二、为何必须导入 SIPI 仿真?十大关键问答

    以下我们将以问答方式,带你了解 SIPI 仿真如何从根本提升设计成功率,并在错误发生前就化解风险。

    Q1:为什么高速电路容易出现信号反射?

    当走线(trace)、过孔(via)或连接器(connector)产生阻抗不连续性时,信号会被反射回传,导致波形失真。这在高速环境中特别严重,可能造成 eye diagram 闭合 或接收端错误判读。透过 SI 仿真(Signal Integrity Simulation),工程师能在设计阶段就精确预测反射位置,并修正阻抗匹配,确保信号稳定传输。

    Q2:为什么两条高速走线靠太近会干扰?

    当走线间距过小,信号会从一条线耦合到另一条,电磁场会互相耦合,产生串音干扰(Crosstalk)。这种「隐性干扰」会使数据错码或 BER 上升。仿真分析可帮我们看到这些「隐性干扰」,并提出最佳看到这些「隐性干扰」,并提出最佳间距与屏蔽建议,维持系统信号完整度。

    Q3:信号长距离传输会衰减,怎么补偿?

    高速信号会受到导体损耗(Conductor Loss)与介质损耗(Dielectric Loss)影响,造成波形振幅下降与眼图闭合。SIPI 仿真能协助设定适当的 trace 宽度、介质材质,并评估通道补偿技术(如 EQ、CTLE、DFE),确保信号保持清晰。

    Q4:仿真真的能预测「眼图」吗?提早知道能否通过测试吗?

    可以。眼图(Eye Diagram)是测试信号质量最直观的指针。透过仿真,我们能预测眼图开度(Eye height / width)是否足够,是否符合标准(如 USB4、PCIe Gen5),在测试前就能确认信号是否达标,大幅缩短排查周期。

    Q5:如何确保时序准确、数据不延时?

    在高速电路中,信号传输的延时与抖动会直接影响时序容差(setup/hold margin),导致数据错位。仿真可以精确预测每个通道的 delay、skew、jitter 等参数,帮助设计者在 layout 前就确保所有位都「准时抵达」。

    Q6:差分信号的稳定性要怎么确保?

    差分信号(Differential Signal)的对称性、耦合性、skew 都会影响其抗噪声能力与稳定性。SI 仿真可以量化skew、common-mode noise这些参数,确保差分对在极端条件下仍能稳定运作。

    Q7:SIPI 仿真能帮助通过协议验证吗?

    能。现代高速协议(如 PCIe、USB、DDR)都有严格的 SI 规范,包含 eye mask、Tx/Rx equalization、return loss 等。透过仿真,我们能在实验前预测是否通过协议要求,减少实验室反复修改与验证风险。

    SIPI讯号仿真 Q7:SIPI 仿真能帮助通过协议验证吗? A: 能。现代高速协议(如 PCIe、USB、DDR)都有严格的 SI 规范,包含 eye mask、Tx/Rx equalization、return loss 等。透过仿真,我们能在实验前预测是否通过协议要求,减少实验室反复修改与验证风险。

    图一:依照Universal Serial Bus 3.2 Specification定义USB测试环境及观察点位置
    (图片来源:Universal Serial Bus 3.2 Specification)

    SIPI讯号仿真 现代高速协议(如 PCIe、USB、DDR)都有严格的 SI 规范,包含 eye mask、Tx/Rx equalization、return loss 等。透过仿真,我们能在实验前预测是否通过协议要求,减少实验室反复修改与验证风险。

    图二:定义Eye mask在TP4位置的合格范围
    (来源: Universal Serial Bus 3.2 Specification)

    Q8:仿真能帮我节省成本吗?

    绝对可以。若在 PCB 制造后或实验室测试阶段才发现信号问题,返工成本往往是数倍甚至十倍以上。SIPI 仿真能在设计阶段即找出潜在风险,避免重工与时程延误,降低整体开发成本。

    Q9:什么是 PDN 阻抗?为何会影响供电?

    当 PDN(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) 阻抗过高,会产生 voltage ripple 与 IR drop,使高速接口如 SerDes / DDR5 不稳定。PI 仿真可分析 PDN 的阻抗频率响应,优化去耦电容配置、层迭设计,确保电源噪声被有效抑制。

    Q10:如何预测供电瞬态与 IR Drop?

    随着芯片切换频率与电流需求攀升,瞬态电流变化剧烈,容易造成电压下陷。
    PI 仿真可预测不同负载条件下的 IR drop 与 transient response,提前修正 PDN 设计,避免供电不足导致 timing error 或 系统不稳。

  • 三、如何确认设计是否完善? SIPI八大观测指标

    (一)Eye Diagram(眼图)

    眼图是把连续的数字波形迭在一起形成的图像,用来评估高速信号的稳定性与可靠性。它的形状会受到 jitter(抖动)、损耗、串音与反射等综合电气效应影响。在SIPI 仿真中,工程师可在实际制板前仿真眼图开度高度(Eye Height)与宽度(Eye Width),确认其是否满足如 PCIe Gen5/6、USB4、DDR5 等协议所定义的 eye mask 规范。眼图的开口大小,就是信号是否可被正确读取、能否通过合规验证的首要门坎。

    SIPI讯号仿真 眼图是把连续的数字波形迭在一起形成的图像,用来评估高速信号的稳定性与可靠性。它的形状会受到 jitter(抖动)、损耗、串音与反射等综合电气效应影响。在SIPI 仿真中,工程师可在实际制板前仿真眼图开度高度(Eye Height)与宽度(Eye Width),确认其是否满足如 PCIe Gen5/6、USB4、DDR5 等协议所定义的 eye mask 规范。眼图的开口大小,就是信号是否可被正确读取、能否通过合规验证的首要门坎。

    图三:Eye Diagram眼图分析
    (图片来源:宜特科技)

    (二)Jitter(抖动)

    简单来说,Jitter指的是信号在时间轴上出现的晃动或偏移。可分为随机性抖动(RJ)与确定性抖动(DJ)。在高速传输下,过多 jitter 会直接压缩系统的时序裕度(timing margin),使数据误码机率大增。透过仿真,我们可以找出 jitter 的来源(如电源噪声、反射或走线长度不一致)并提早修正,使设计具备更宽裕的容错空间。

    SIPI讯号仿真 Jitter指的是信号在时间轴上出现的晃动或偏移。可分为随机性抖动(RJ)与确定性抖动(DJ)。在高速传输下,过多 jitter 会直接压缩系统的时序裕度(timing margin),使数据误码机率大增。透过仿真,我们可以找出 jitter 的来源(如电源噪声、反射或走线长度不一致)并提早修正,使设计具备更宽裕的容错空间。

    图四:评估不同Jitter影响眼图的情形,左A为TX DJ : 0.01UI , RJ : 0UI,右图B为TX DJ : 0.05UI , RJ : 0.02UI 经过通道后RX端眼图,可藉由仿真条件调整判断Jitter及通道影响
    (图片来源:宜特科技)

    (三)Skew(时序偏移)

    Skew 是多条信号因延时不一致而导致的时间差,尤其在差分信号对与多位并行传输中特别关键。若Skew 偏移过大,会影响数据同步与眼图开度的对准。透过仿真,可量化走线长度、走线对称性与信号 delay 差异,提供走线补偿、via 结构对称等设计建议,确保信号同步。

    (四)Impedance(阻抗匹配)

    阻抗控制是稳定信号传输的基础。若走线、过孔或连接器的阻抗不连续性,就会造成信号反射。仿真工具可进行 2D/3D 结构建模分析,协助工程师掌控 trace width、layer stack、高频材料选择,确保整体阻抗一致。

    SIPI讯号仿真 阻抗控制是稳定信号传输的基础。若走线、过孔或连接器的阻抗不连续性,就会造成信号反射。仿真工具可进行 2D/3D 结构建模分析,协助工程师掌控 trace width、layer stack、高频材料选择,确保整体阻抗一致。

    图五:走线TDR结果,可藉由Delay评估造成阻抗不匹配的位置,修改结构设计,改善信号反射问题。
    (图片来源:宜特科技)

    (五)S-Parameter(散射参数)

    S-parameter 是频域分析的基本工具,用来分析信号在不同频率下的传输特性。常见指标如 S11(反射)、S21(传输)可用来评估通道的反射与插入损耗。SIPI 仿真中,利用 scattering matrix 模型能预测整体信道在不同频率下的传输效率,是验证能否满足协议规范(如 IL/RL mask)的基础依据。

    S11( Return Loss) ,代表信号在发射端被反射回来的能量比率,是衡量阻抗不连续性的关键指标。当信号通过阻抗变化处(如过孔、连接器或 trace transition)时,就可能会产生反射。透过仿真,可协助我们预估反射行为并调整阻抗匹配设计,降低数据失真与干扰。

    S21( Insertion Loss) ,则表示信号从输入端传到输出端时因介质与导体造成的衰减。损耗值愈大,信号强度下降愈快,导致 eye diagram 闭合。SIPI 仿真能在不同材料、走线长度与 routing 阻抗下测试 IL across frequency,协助选择低损耗材质或补偿设计,如加装 re-timer、调整 layer stack,确保高速信号仍能稳定传输。。

    SIPI讯号仿真 S11( Return Loss) ,代表信号在发射端被反射回来的能量比率,是衡量阻抗不连续性的关键指标。当信号通过阻抗变化处(如过孔、连接器或 trace transition)时,就可能会产生反射。透过仿真,可协助我们预估反射行为并调整阻抗匹配设计,降低数据失真与干扰。

    图六:S11可从结果图评估是否需要对于走线设计进行修改(一般规范会定义需小于特定dB值)。
    (图片来源:宜特科技)

    SIPI讯号仿真 S21( Insertion Loss) ,则表示信号从输入端传到输出端时因介质与导体造成的衰减。损耗值愈大,信号强度下降愈快,导致 eye diagram 闭合。SIPI 仿真能在不同材料、走线长度与 routing 阻抗下测试 IL across frequency,协助选择低损耗材质或补偿设计,如加装 re-timer、调整 layer stack,确保高速信号仍能稳定传输。。

    图七:S21可从结果是否over spec评估对于走线设计、长短、迭构或材料进行修改的必要性。
    (图片来源:宜特科技)

    (六)Crosstalk(串音)

    当两条或多条信号线靠得太近,彼此的电场与磁场会互相耦合,造成近端(NEXT)与远程(FEXT)的串音干扰。仿真可帮助我们评估走线间距、层与层之间的影响,并优化走线设计(routing)、使用 guard trace(防护线)或 GND shielding(接地屏蔽)进行电气隔离,避免系统错误与 BER(Bit Error Rate,位错误率)增高。

    SIPI讯号仿真 当两条或多条信号线靠得太近,彼此的电场与磁场会互相耦合,造成近端(NEXT)与远程(FEXT)的串音干扰。仿真可帮助我们评估走线间距、层与层之间的影响,并优化走线设计(routing)、使用 guard trace(防护线)或 GND shielding(接地屏蔽)进行电气隔离,避免系统错误与 BER(Bit Error Rate,位错误率)增高。

    图八:分别从频域及时域观察受干扰的信号线(Victim)受到的串音大小。左图A为频域结果,右图B为时域结果。黑、绿、蓝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不同干扰源(Aggressor)对Victim的影响情况。
    (图片来源:宜特科技)

    (七)BER(Bit Error Rate,位错误率)

    BER 代表每传送多少位中可能出错几次,是量化系统整体稳定性的重要指标。SI仿真能在各种 jitter 与损耗条件下预测 BER 阶梯图,判断是否需加入FEC(Forward Error Correction/误码校正,简称FEC)或调整EQ(Equalization/均衡补偿策略,简称EQ),保证信号在极限条件下仍具可解碼性。保证信号在极限条件下仍具可解碼性。

    (八)Equalization(均衡补偿)

    为因应信号经过长距离与高损耗通道所产生的衰减与波形畸变,系统常会配置 TX 预加强(Pre-emphasis)、RX 均衡(CTLE、DFE)等补偿机制,能恢复波形。SIPI 仿真可测试不同 EQ 组合对眼图开度的改善幅度,帮助选出最佳组合,平衡效能与功耗,特别适用于高速背板与 connector-rich 设计。

    SIPI讯号仿真 为因应信号经过长距离与高损耗通道所产生的衰减与波形畸变,系统常会配置 TX 预加强(Pre-emphasis)、RX 均衡(CTLE、DFE)等补偿机制,能恢复波形。SIPI 仿真可测试不同 EQ 组合对眼图开度的改善幅度,帮助选出最佳组合,平衡效能与功耗,特别适用于高速背板与 connector-rich 设计。

    图九:PCIe 发射端(TX)预设补偿设定(Preset),在 IC 发射端进行高频信号加强,可提前补偿通道中的高频损耗,让接收端波形更稳定。
    (来源:PCI Express Base Specification, Rev. 4.0 Version 1.0)

    SIPI讯号仿真 Equalization(均衡补偿) 为因应信号经过长距离与高损耗通道所产生的衰减与波形畸变,系统常会配置 TX 预加强(Pre-emphasis)、RX 均衡(CTLE、DFE)等补偿机制,能恢复波形。SIPI 仿真可测试不同 EQ 组合对眼图开度的改善幅度,帮助选出最佳组合,平衡效能与功耗,特别适用于高速背板与 connector-rich 设计。

    图十:PCIe 接收端(RX)均衡设定中,CTLE 透过滤除低频、强化高频的方式修正信号失真,但可能同时放大高频噪声;DFE 则可进一步抑制噪声与干扰,改善 Crosstalk(串音)与 ISI(符际干扰)问题。
    (来源:PCI Express Base Specification, Rev. 4.0 Version 1.0)

  • 四、实施流程建议:从建模到验证,全面整合

    为发挥 SIPI 仿真最大效益,宜特建议依照以下步骤实施:

    1. 建立模型库:搜集组件(如 IBIS/Spice 模型)、互连(S-parameter)与电源分配网络(PDN)数据,建立涵盖信号与电源的完整仿真数据库。
    2. 前期预仿真(Pre-sim):分析关键路径的传输损耗、阻抗不连续性与拓扑设计,同时评估 PDN 的阻抗分布与去耦电容配置,确保电源稳定。
    3. 后期仿真(Post-sim):导入实际 layout 进行完整仿真,验证 眼图(Eye Diagram)、抖动(Jitter)、时序裕度(Timing Margin)及 PDN 噪声(Power Noise)等关键指标。
    4. 设计优化调整:根据仿真结果修正 stack-up、routing、terminations、去耦电容(Decoupling Cap)位置与数量等设计参数,平衡效能与成本。
    5. 实体测试比对:进行 Lab 实测,与仿真结果比对,并持续调整模型精度,确保SIPI的仿真准确度。

在现今半导体与电子设计的竞赛中,高速传输已从「加分项」成为「基本门坎」。导入 SIPI 仿真,能在设计阶段即预先掌握潜在风险,减少反复试错与设计循环,不仅能降低开发时程延误,也能减少实验室测试次数,节省人力与设备成本。

中国免费咨询电话 400-928-9287 | email: marketing_chn@istgroup.com; marketing_tw@istgroup.com